• 铁原阻击战:傅崇碧私自撤军逃出包围圈,63军死守阵地有多难

  • 发布日期:2024-12-22 01:16    点击次数:135

    第五次战役的时候,李奇微已经发现了志愿军的弱点,他利用志愿军的这一个弱点差点打了一个反击,幸亏在战略要点铁原附近有着63军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

    此时的63军经过第一阶段的战斗,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战绩,正要准备休整,可是这突如其来的狙击战,让63军挽救了志愿军整个防线,自身损失也特别惨重。

    63军属于十九兵团,前身是1946年以杨成武和黄寿发纵队一部分合编成的冀中纵队,后来改称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,是华北野战军的主力,傅崇碧担任军长。

    1951年2月,63军随19兵团入朝作战。4月第五次战役打响,右翼集团63军187师率先突破凌津江攻占了江南要点绀岳山和瓮店洞以南398.1高地,穿越15公里的崎岖山路,迅猛扑向了英国步兵第29旅,很快包围了英国步兵第二十九旅一部。其中包括了格罗斯特郡团!

    展开剩余90%

    格罗斯特郡团是英军中一支有着悠久历史,充满荣誉的部队。

    1801年,在远征埃及的殖民战争中,该团面对着两面夹击的埃及优势兵力,顽强作战反败为胜,继而名声大噪,受到了英国皇室的特别嘉奖。

    更因为其两面作战而被特许该团每个官兵头上都可以佩戴两个徽章,帽子可正可反。这在特别讲究绅士气派的英国军队中特别罕见。

    1951年4月23日,是英格兰的传统节日—圣乔治守护神节,此时的英国29旅格罗斯特郡团正在为祝祭仪式做准备,结果炮声一响,本来的祭祀场地变成了战场。

    开始被包围的英国佬还仗着皇家炮兵45团70队的炮火和皇家哈萨斯第八骑兵坦克团a连的支援,在阵地上和187师第560团输死抵抗着。

    第二天,63军188师也突破了凌津江,加入了对英步兵第二十九旅的猛攻中。

    眼看自己被包围有着被全歼的危险,旅长汤姆.布罗迪陆军准将开始害怕了,急忙寻求美国第一军的援助,救出格罗斯特郡团然后赶紧撤走,但是赶来增援的菲律宾、比利时和美第65波多黎哥步兵团这些部队在坦克和飞机的帮助下,足足折腾了一天,也没有办法突破63军的防线。

    布罗迪准将一看情况不好,也顾不上那支英雄的格罗斯特郡团,赶紧带着自己的皇家诺林伯兰步兵营、皇家第一阿尔斯特营和乌斯特营在美国坦克的掩护下逃跑,但是路上又遭到了63军军部的痛击,损失了许多兵力之后才逃了出去。

    英国人一跑,却把来救援的美国人坑了。美军步兵第3师第7团有一个营跑得慢,没有跑出去。美步兵24师第5团只有一半人跑了出去。美国人大骂自己的英国表亲不是东西。

    被留在包围圈的英国格罗斯特郡团团长兼第一营营长詹姆斯.卡恩中校感觉自己被出卖了,正在懊恼郁闷的时候,《美国之音》却在这个时候凑热闹,它们在广播中鼓励这只双帽徽部队再接再厉,发扬传统,如果在这次绝境之下再突围出去,那么帽徽就变成4个了。

    这让他更加生气,直接命令部队分散突围,这是一个错误的命令,很快就被63军全歼。

    5月18日,傅崇碧率领第63军主力渡过北汉江,占领了通方山、罗山、凤尾山、580.7高地,之后歼灭了美军一个营和韩军3个连。

    就在志愿军各部在前进歼灭敌人的时候,李奇微已经发现了中国志愿军的弱点,摸透了志愿军的“月圆攻势”、“礼拜攻势”。

    就在这个时候看准时机开始反扑,转入进攻,李奇微的反攻打了中朝联军一个措不及防!

    完全缺乏准备的朝鲜第一军团率先撤退,使得整个防线出现漏洞,美骑兵第一师、美步兵第十五师、英联邦第一师、美步兵第二十四师和韩军第二师则在议政府、清平川一线与六十五军进入激战。

    在中线,韩军第六师、美步兵第七师、美陆战第一师、美步兵第二师也威胁到了63军的阵地。

    1951年5月18日,强渡北汉江的63军这个时候正好处于北汉江和洪川江两江夹成的三角地区。

    杨得志将63军放在这个位置上的意思就是坚决阻止联合国军由西向东增援。5月20日,背水而战的63军,战斗非常的激烈,处境也非常危险。这个时候189师报告敌人已经从东侧包围上来,正在加紧对508.7高地的争夺。

    “怎么可能这么快?”63军长傅崇碧是个精明的人,感觉情况非常严重,立马安排人抓个俘虏过来问问。

    当晚,从俘虏口中得知,189师东侧包围上来的是美步兵第7师,韩军2师在63军以西占领了磨石隅里,韩军6师正分兵向北进攻。

    傅崇碧知道自己预感得到了证实,63军处于危险之中。

    打还是撤成了难题,打不容易打,容易陷入敌人南北夹击之中,全军有着覆灭的危险。

    撤吧,兵团没有明确指示。

    傅崇碧几经权衡,最后还是应该当机立断:“撤,命令各师留下一个团掩护,主力北撤。将来志司要追究责任,我来负责!”

    “军党委共同负责,立即向志司发报,报告敌情和我们的决定!”

    傅崇碧的这个果断的命令使得63军免遭灭顶之灾。

    就在63军撤退的时候,韩军第二师也开始渡江企图夹击63军。

    188师从清平川汉江桥上北撤的时候,望远镜里面甚至能看见韩军正在架设浮桥,如果韩军先过桥,那么对于63军、64军都是毁灭性打击。

    幸亏188师先渡过了桥。

    掩护撤退的563团损失惨重,敌人空前的强大,仅仅志愿军一个排的阵地上就有着敌人38辆坦克和一个营的兵力。

    从来不说苦的二营长佘小水扛不住了打电话给马兆民:“不行啦团长,伤亡太大啦,我们顶不住了呀!”由此可见阵地上的残酷。

    “佘小水你听着,你顶不住也得顶,影响了师主力转移,你我都吃罪不起!”

    “那守到什么时候算完呀?”

    “叫你守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,你要是怕死就下来,老子换人上。”

    幸亏的是师主力渡过得很快,佘小水所部没有坚持太长时间。

    由于志愿军各个部队之间的协调太差,导致志愿军防线,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,志愿军司令部发现了关键点—铁原。

    可是此时的志愿军司令部却找不到合适的部队去铁原防御。

    就在这个时候,司令部得知19兵团的63军就撤在铁原地区附近,得知这个消息的彭老总也非常惊讶!

    于是这个光荣的任务就落在了63军肩上。

    63军在铁原面对的是范佛里特指挥的美骑兵第一师、美步兵第二十五师、英步兵第二十八旅和英步兵第二十九旅共4个师、旅50000余人,火炮1300余门,坦克180余辆。

    此时的63军经过一个月的作战,只剩下24000多人,全军火炮也只有240门。

    司令部给63军的命令是狙击半个月到20天。

    要一支疲劳之师面对着人数是63军几倍,还有优势火力的敌人,是非常困难的。

    兵团司令杨得志和政委李志民也觉得没有把握,于是向志愿军司令部陈述困难“虽已令该军迅速布置,但可能难以完成志司给予的任务。”

    但是志愿军司令部驳回了他们的陈述,此时的志愿军司令部也没有任何办法了,只能用这只靠近铁原的部队了,其他的部队都相距甚远,这里关系着几十万军队的安全,彭德怀只能舍小保大:“杨得志,就是第六十三军全打光,也要坚守铁原15至20天。”

    杨得志没有办法只能将志愿军司令部的意思传达给傅崇碧,彭德怀话说得很悲壮,杨得志却不能将这种气氛传达给傅崇碧:“傅崇碧,你们的任务很艰巨,彭总很关注你们,我们也想了解一下你们都有些什么困难?”

    傅崇碧没有办法,只能狠下心来,准备用自己部队的局部牺牲来换取全局的稳定,“困难一大堆呀,不过我们研究了,一条也不提!”

    傅崇碧将军还是很精明的,这句话没有提一条困难,可是困难还是提了一大堆,没有说具体的,可是实际上意思就是自己什么都缺,于是杨得志决定从兵团抽调500名战斗骨干给傅崇碧,可是傅崇碧半天没有回话,杨得志也急了,说是尽可能抽调有战斗经验的老兵给傅崇碧。

    “感谢兵团的支援,我们马上传达到每一个战士,决不让范佛里特那龟儿子前进一步!”傅崇碧立马保证道。

    6月1日,“联合国军”全线发起猛攻,63军的阵地比较平坦,非常不利于防守,再加上敌人100多辆坦克一字排开,像是一道移动的钢铁城墙向着63军防线压了过来。

    首当其冲的189师战士们只能用反坦克手雷和敌人的坦克群搏斗,一天时间,许多营就这样被打光了,在和敌人的反复争夺之后,189师付出了重大伤亡之后,阵地还是被敌人突破。

    傅崇碧非常着急,仅仅3天时间,189师剩下了不到一个团,伤亡如此之大,更谈何坚持半个月。

    傅崇碧无奈只能让188师提前投入战斗,接替了189师的防御。仗打成这个样子,杨得志害怕傅崇碧脑袋发热,就提醒他:“傅崇碧,你们的任务是运动防御,是要在总体上阻击敌人的进攻势头,迟滞他们向铁原接近。而不是固守一个阵地,要允许部队有得有失,失而复得。不要动不动就是‘守不住提头来见’!”

    “是,我明白上级的意图,不管采用什么办法,只要挡住敌人就行!我一定想尽一切办法!”

    63军吸取教训采取了:纵深梯次配备,少摆兵,多屯兵,以减少敌密集火力的杀伤,并以战斗小组上前沿与敌纠缠,迫敌过早展开。

    563团和敌人打得非常惨烈,刚上阵地,团部就被敌人的侦察机盯上了,炸弹将整个阵地炸得面目全非,通讯员也牺牲很大。

    一营一连二排仗打到最后只剩下了8个人,副排长李秉群接到团部政委刘炎田的电话回答:“请团首长放心,人在阵地在!”

    “你们排还剩多少人?”

    “排长牺牲了,加上我,现在还剩8个人。不好,敌人又上来了,首长,我去参加战斗了!”

    “你们要想办法拖到夜里,我们派部队去接应你们突围。”

    刘炎田讲到这里,电话就又被敌人炸断了。

    等支援部队上来的时候,阵地上到处都是尸体,却不见李秉群等人,杨得志不相信这样的战士会做俘虏“派人寻找,一定要找到他们!”

    下午,部队才在山底下找到了8名负伤的战士,昨夜8名战士打退敌人多次冲击,打光子弹就用石头和刺刀跟敌人搏斗,最后只剩下几颗手榴弹。

    6月4日,188师的一个连创造了自身牺牲16人,打退了美骑兵1师加上一个加强团的13次进攻,毙伤敌人800多。

    188师炸毁了铁原东北的水库才用大水逼退了敌人。

    187师师长徐信给军长傅崇碧打电话:“军长,你再给我点部队,一个营怎么样?我拿俘虏还你,一个兵换两个俘虏?三个?咱们现货交易,怎么样?”

    “徐信,你看我跟你去怎么样?”徐信这是哪壶不开,自己这个时候哪还有什么兵能够支援他,所有机关人员都充实到前线去了,现在傅崇碧就是一个光杆司令……

    这一时期,15军在芝浦里地区、63军在铁原地区和20军在华川地区的狙击战,延缓了敌人的进攻,保证了部队的撤防,使得志愿军建立了相对稳定的防御体系。

    6月12日,63军撤往伊川休整,两个星期的狙击战下来,563团入朝时候的2700人,此时仅剩下266人。

    彭德怀看到此景心情沉重的道:“你们打得好,吃了很多苦,牺牲了很多好同志,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!我彭德怀也感谢你们!”

    彭德怀问傅崇碧有什么要求,傅崇碧回答道“有兵就什么都不要了!”

    “给你们补,从西北给你们补两万人!还有新军装,新装备!”

    第五次战役虽然取得巨大的战绩,可是这却不是一次成功的战役,部队之间协调不足、后勤不足等问题一一展现在了志愿军司令部面前,让志愿军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。

    这一仗也让志愿军清醒的认识到朝鲜问题不是短期可以实现,这一仗也让志愿军认识到了现代化战争打的就是后勤,这一仗也让志愿军转变了作战方式……

    据说傅崇碧将军从朝鲜回去之后,一生没有回过四川,因为他怕见到父老乡亲!

    发布于:天津市